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精细化管理

嘉定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简报 第38期

发布时间:2020-05-07


嘉定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 年 5月7日


【重要活动】

“加快推进‘两张网’建设,表面是技术手段的创新,实质是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是行政方式的重塑。”4月24号上午,嘉定区召开“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推进会议,加快推进本区“两张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区委副书记、区长陆方舟出席会议并讲话。陆方舟指出,加快推进“两张网”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依托,实质是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的变革。2020年是“一网通办”改革的攻坚提升年,根据部署,嘉定区将大力推进业务流程再造,梳理明确包括开眼镜店、开电影院、开药店、开大型餐饮企业、开书店、开超市、开美容美发店、开宾馆、开游泳馆、新办校车使用许可、第二类医疗器械许可11件“一件事”的流程优化,对不必要的业务流程予以取消、归并或简化,全区实施当场办结、“一审一核”的审批事项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新增100项个人事项实现全市通办。做优做强“随申办”应用,实现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100%整合。做好新增归集的500类电子证照和100项“零材料”事项在区内落地。“一网统管”方面,今年将紧紧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的要求,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运行体系,重点推进街镇城运平台建设,在原有网格化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把街镇打造成城市运行安全有序的实战型平台。上半年包括公安、规划资源等10家区级部门入驻区城运中心,实现资源融合对接。推动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和政务微信的全过程应用,优化再造闭环式管理工作流程。加快推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质量提升,重点关注受理数量、按时办结情况、市民满意情况等指标,将“12345”热线工作融入“一网统管”。

【新闻报道】

嘉定这3个村列入2020年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计划。2020年度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计划结果出炉,嘉定区北管村、周泾村、毛桥村被列入建设计划中。北管村村域面积2.65平方公里,始终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探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坚持并不断优化“四个百管”(百家管、百姓管、管百事、管百年)工作机制,以“四个百园”(百花生态公园、百企产业新园、百姓宜居家园、百管文化乐园)建设为总目标,全力推进美丽北管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周泾村位于外冈镇的西南部,处于“嘉昆太”城市化集中区域中部,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发展品质,积极落实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周泾村整合资源优势,培育产业支撑,围绕“农村、农业、农旅、农民”综合发展。华亭镇毛桥村地处上海市北部,与江苏太仓交界。村域面积1.33平方公里,毛桥村以传统乡土文化为切入点,以农村原生态为风景,建设毛桥集市项目,将毛桥村打造成集美食集聚、文化传承、乡风乡愁、特色住宿、休闲产业等为一体的上海乡村旅游综合体。2018年,在毛桥村全村范围内,形成了小吃集市、传统手工艺作坊、鲜花集市、水果集市、农家餐厅、游船、农夫市集等一系列看点,成为了上海市民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2020年底前,嘉定将完成13618亩“五廊一片”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包括G15沈海高速、G2京沪高速、G1503绕城高速、京沪高铁、吴淞江沿岸以及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周边林地的“五廊一片”廊道建设项目,于2018年启动建设,按照分批次建设的规划,造林总面积共计将达到13618亩。在树种的选择上,以香樟、栾树、池杉等速生抗污染强的树种为主,便于快速成林。在造型上以常绿、落叶乔木相结合,并种植灌木,形成错落有致不同层次的绿色空间,营造出一条四季常绿的走廊。截至目前,廊道建设已实施项目和新建项目共落实造林空间面积12205亩,完成造林面积8253亩。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围绕G15 沈海高速(二期)521亩、吴淞江(二期)393亩、G1503绕城高速686亩以及京沪高铁247亩的造林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

【部门动态】

区建管委:5月1日,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嘉定区瓶装液化气规范统一配送工作也于当日正式启动。为保障首日现场运行有序,区建管委副主任赵鑫宝、区燃管中心主任赵剑华、副主任丁军分别带队,在第一批启动“全配送”的嘉定燃气有限公司娄塘供应站、朱桥供应站、唐行供应站助力企业完善配送工作,维持现场秩序。液化气全配送服务实行“电话/平台预约、送气上门、接装到位、安全检查”的一体化流程,停止站点门售。经过前期宣传与部署,三个站点上前来自提的用户已大幅度减少,各站点线上系统与线下配送人员的派单、接单过程规范运作,现场运行井然有序。对于不知情、仍来自提的液化气用户,在告知新政策后纷纷表示配送服务更安全、更便捷,个别年龄稍大的用户表示,电话与微信订气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在区燃管中心与燃气公司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与指导演示下,也都成功订气。“全配送”的实行一方面保障用户上门安检更安全,另一方面对企业经营行为监管更全面。区燃管中心计划于今年11月底,完成本区全部液化气配送服务,关闭本区22个液化气站点门售自提业务,在推行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液化气统一配送服务安稳有序。

区绿容局: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嘉定区春季造林进度,切实完成“十三五”总体造林任务,根据市绿容局相关会议精神,于4月15日下午,召开嘉定区春季造林工作推进会。区绿容局分管领导、区林业站、代建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嘉定区2020年春季造林任务进行了再部署,明确年初制定计划任务不变。同时根据现阶段项目推进情况明确了三点工作任务:一是2020年计划完成造林任务2700亩,争取完成3500亩;二是抓进度同时,严格控制造林质量,确保嘉定区造林成活成景;三是抓复工、推进度同时,不忘疫情防控和施工安全,确保嘉定区造林无安全事故发生。

区市场监管局:为进一步加强嘉定区药械化安全监管工作,部署2020年监管工作重点,4月15日,市场监管局召开2020年嘉定区药械化监管工作会议。丁耀臣局长指出,要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辖区实际情况,深入学习领会市、区两级工作精神,认真做好全年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同时就加强药械化监管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药械化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二要压实监管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三要精准服务企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发展。此外,科所队要以“四个最严”为目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安全监管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上下齐心、奋勇向前,全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区城管局:近日,为给游客们营造整洁、有序、安全的赏游环境,嘉定镇城管中队根据区城管局“2020年紫藤盛花期执法保障工作方案”,详细部署、周密安排、强化落实,全力维护好城市环境秩序。点上,落实岗区驻点,分别在紫藤公园及南水关公园增设岗区,每个岗区安排2个班次队员驻点巡查,及时制止和纠正占道设摊、堆物、跨门经营、乱设户外设施、乱张贴等市容乱象,配合做好疫情期间限流进园秩序维护和应急防疫处置。线上,落实机动巡查,专门负责紫藤公园外围、南水关公园外围巡查,时刻关注人流动向,强化对园区周边地区的排摸,发现各类市容环境问题及时整改。面上,落实视频巡查,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全面启用园区22个视频监控点,对紫藤公园及周边重要道路、广场、区域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发现问题立即通过街面对讲系统,派遣岗区队员处置。

【街镇信息】

安亭镇:为进一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防渣土车扬尘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4月,安亭镇城管执法中队组织开展了一次渣土车违规运输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中,执法队员采用定点设卡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嘉松北路、绿苑路沿线的渣土运输车辆进行检查,主要检查过往的渣土车辆是否有审批手续、是否按照规定线路行驶、是否持有“一车一证”等,一旦发现违规问题,立即责令其整改,及时发现、打击、制止车辆运输扬尘污染行为。在此过程中,执法队员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利用执法记录仪对违法车辆行为进行现场取证,按照高标准严查渣土车辆防尘篷是否损坏、车身是否整洁等。此次行动,中队累计出动执法队员12人次,检查渣土运输车辆8车次,均未发现渣土车辆存在不规范运输行为,情况良好。

华亭镇:为推进华亭镇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稳步向前,4月22日上午,华亭镇召开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现场会。镇党委书记何蓉强调三点要求:一是补短板。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在全镇范围内梳理出与乡村振兴有关的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列出详细清单。二是拉长板。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将长板优势以最高标准凸显出来。三是推动产业兴旺。充分发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作用,打通旅游线路,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南翔镇:南翔城管中队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工作,聚焦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环节。通过加大城管进社区工作力度,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平台,加强同居委、物业等相关部门的联系,联合垃圾分类志愿者和社会监督员,运用小区监控视频、垃圾集中投放点监控视频、市民投诉提供的手机影像资料和执法记录仪视频等资源,加大对生活垃圾违法行为的证据固化力度,提高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发现率、劝阻率、整改率和处罚率。

徐行镇:近期,宝慧路美丽街区疫情期间开工准备会召开。此次工程规划范围是徐行镇宝慧路(胜竹东路-顺宁路)两侧,长度约590米,周边以居住社区为主,规划对象是以创建“美丽街区”为要求进行整体提升,主要内容涵盖立面维护,景观品质,设施管理,城市保洁等。

【经验交流】

奏响执法“三部曲” 分类管理“精细化”

垃圾分类的投放和管理,是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与文明程度的体现。近日,安亭镇城管执法中队奏响垃圾分类“三部曲”,将村居、单位、街面商铺列为三个重点类别,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化源头分类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实效。

1、加强“教育宣传+执法检查”,推进村居、单位、沿街商铺的分类管理

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活动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定时定点上门收集。4月,中队结合城管进社区、进单位、进商铺工作,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宣传及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未按规定设置垃圾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混投等情况,当场开具《嘉定区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告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后再次进行复查。同时,中队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回头看”,若经复查发现仍未符合整改要求的,当场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如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的,则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2、运用“依法治理+管执联动机制”,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社会氛围

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整治,对各类单位、商业综合体、居住区等进行分类、定期、全覆盖的执法检查,并严格落实行业管理与执法监督责任,逐步将垃圾分类违法情况从教育引导为主转变为教育引导与监管惩戒并重。

自4月起,安亭中队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主动与镇卫健办对接,积极开展垃圾分类专项联合整治行动。行动中,中队执法队员分为安亭、方泰、黄渡三个组,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对新源路、泰顺路、绿苑路等路段上的沿街商铺发放生活垃圾宣传手册,并对各商铺垃圾分类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3、利用智能监控设备进行证据采集,进一步创新技术手段、加大处罚力度

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执法模式,并运用好网格化监控资源平台,推进对垃圾投放点的监管,做好垃圾分类实效日常管理以及数据信息技术支撑。针对证据确凿、屡教不改的当事人,中队则通过移动开单系统及便携式打印机,快速开具电子罚单。通过优化执法办案的处置方式和流程,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处罚力度,从而提升分类工作实效,推动垃圾分类逐步从“攻坚战”向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转变。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作,居民从理念的转变,到行动的配合,再到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对此,安亭中队狠抓落实,加大教育宣传及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常态管理机制。

4月,安亭中队累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约1500余份,开具《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告知书》及《责令改正通知书》约30余份,对个人垃圾混投、且拒不整改的,依法立案查处10起,罚款750元。

安亭城管中队的垃圾分类执法“三部曲”只是一个缩影,嘉定城管将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发动全民参与,广泛开展多层面、多形式、多主题的社会宣传动员,让垃圾分类政策宣传进村居、进商铺、进学校、进医院、进单位、进工地,努力推动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005071******682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