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E8201000-2022-026 发布机构: 区政府
生效日期: 2022年11月28日 文 号: 嘉建管〔2022〕26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部门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嘉建管〔2022〕26号

关于嘉监委〔2022〕29号《监察建议书》的回复报告

发布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 【字体:

上海市嘉定区监察委员会:

贵委送达的《监察建议书》(嘉监委〔2020〕29号)已收到。现将我委学习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标对表深刻查摆,迅速动员部署整改

我委高度重视《监察建议书》所反馈的意见,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开相关负责同志会议,就《监察建议书》反馈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标对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规范处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嘉绿容〔202210号)指导意见和相关工作要求,认真梳理我委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全面查找行业监管短板,并深入谋划进一步改进和强化监管工作的思路举措,研究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旨在切实提升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监管成效。与会人员充分认识到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控的重要性,其不仅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迫切要求,也是巩固和提升我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落实中央和市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重要内容。

二、切实强化监管举措,从严规范监管手势

此前,为进一步做好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我委党政主要领导坚持深入基层抓落实、深入一线察实情今年初以来,我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结合二、三级巡查,主动下沉带队对建筑工地开展多次一线调研指导工作。主要领导在三级巡查中指出,没发现问题并不代表没有问题、现在没有问题并不代表今后没有问题,反复强调自身硬才是硬、整体强才是强、群众反映好才是好。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强化工地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源头管理,严格开展日常监管执法,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促进我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规范处理。

一是完善告知程序。在工程首次监督交底时向参建各方告知其应申领渣土处置证、出口设置称重等事项,明确工作要求,并经参建各方签字确认后,发放完整的工程监督告知书(见附件1)。

二是加强事中监管。严监管、重实效,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加大对工地渣土管理情况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工地渣土处置证、合同备案等的落实情况,并要求建筑工地做好“两不挖、两不进、两不出”。同时,我委已要求各监督组加强日常监管,结合嘉定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及扬尘污染防治检查表(见附件2),对在建项目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及时采取开具整改单、约谈或移交相关部门处理等措施。

三是推进智慧监管持续推进“嘉定区建筑工地智慧管理平台”落地,探索配合区绿化市容局建立“全生命周期”式的工程渣土智能监管系统加强数据对接,提升大数据监管能力,切实提升我区建筑领域环保工作管理水平。

三、建立完善联动体系,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牵头建立建筑工地监管联席会议机制。牵头公安嘉定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委、区水务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等相关委办局和各街镇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建设行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信息互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建筑工地渣土管理、生态环保、文明施工的难点、焦点和堵点问题,推动渣土等领域监管规范化运行,现已起草完成《嘉定区建设行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初稿)》。

二是协同开展建设工地联合巡查。联合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及各属地街镇,定期或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齐抓共管,进一步完善我区工程渣土全程管理体系。截至目前,我委已牵头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开展3次联合二级巡查,重点对建筑工地渣土、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强化监管。

四、持续推进作风锤炼,不断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始终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建筑领域特点和实际,将直属单位纳入机关科室一体并行真正形成“上下一盘棋、全委一体化”的齐抓共管格局。

二是持续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全体监督执法人员认真学习《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并适时联合区绿化市容局开展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监管知识培训工作全面提升队伍政治素养、监管水平、执法能力和服务质量,做到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监管职责清、任务明、措施实,切实提高我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监管水平。

特此汇报。

附件:1.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告知书

2.嘉定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及扬尘污染防治检查表

 

 

                         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2年11月25

8ab1736b14d84786b671d347a1c53b53.pdf